上星期香港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件,一個十歲小女孩離奇失蹤。女孩祖父每天如常地接小女孩放學,如常地送她往補習社補習,如常地離開返家。誰知道小女孩沒有進入補習社,沒有如常地在補習社完成功課,靜悄悄地目送祖父的離開,開始了二十四小時的流浪之旅。
小女孩心想幾星期前曾跟學校往深圳軍營參觀,爸媽工作繁忙,祖父年紀老邁,家中沒有人在意小女孩的回鄉咭,加上儲蓄的一千元,足夠過著流浪的生活。於是,小女孩離開早已厭倦的深水埗,往火車站方向走,走向康莊大道。火車上遇到一個北上的中年女人,以免出入境關員的懷疑,必須用最短的時間與她諗熟,減低關員對一位十歲小女孩獨自過境的懷疑。
小女孩成功地離開香港,到達了深圳。真的好想找回那些親切的兵大哥,吃一些便宜而美味的食物。可是,人流複雜的羅湖橋充滿小偷,身上的証件及金錢轉眼間不見了。沒有目的小女孩在深圳的夜街上留浪,餓著肚子又想家,只期望可以快快離開。幸好,遇上幾位北上消遣的香港人,救回小女孩,亦結束了二十四小時流浪之旅。
筆者不知道以上是否小女孩出走的原因,只知道媒體不停作出戲劇性的猜測,不是父母欠債,就是桃色怨案。反之,筆者看見此段新聞後,第一感覺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件,一個逃避現實的出走事件。小女孩成績不俗,父母亦願意在經濟緊張的情況下撥出資金,讓小女孩往補習社補習。可是,他們是否真的聽小女孩的夢想。小女孩渴望父母帶她往外走走,可是父母總是藉口繁忙。年老的祖父不懂小女孩的心事,只認為你要求太多,給你三餐溫飽已經足夠。功課越來越忙,要花上更多時間才可得到好成績。大人們總是說成績一定要好,否則將來不能在社會生存。為何不可以生活自在一點,為何要給一個小學生如此的壓力?
筆者小時候曾經想過出走,離開自己的家找尋屬於自己的天空。還記得,筆者就讀在一間著名的英文小學,每星期都有一次突擊默書。老師只會在黑板上寫上幾個較深的英文詞語,重複讀出數次,然後就開始默書。每次,筆者不是零分,就是負分。媽媽說筆者不用功,姐姐說筆者沒有記性,似乎一切罪責都是筆者的錯。筆者曾希望離開家庭,不再需要默書,開開心心地過日子。當然,膽小如鼠的筆者沒有付諸行動,否則人生閱歷將會改寫。
筆者相信傳媒朋友不會再報導此事件,小女孩可重返校園繼續生活。也許,這事件將成為小女孩一次永不忘記的經歷,讓她成熟起來。
1 commen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