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明珠台又再N次重播Pretty Woman。筆者又再第N次看此電影。還記得此電影上映時正是荳蔻年華,Richard Gere英俊才子的形象與樣子普通的Julia Roberts總是不太合襯。
筆者更曾幻想,凡是名叫Richard的男孩子,必定是英俊、有才華、有財氣及有氣度的男人。當然,隨著年齡增長,認識名叫Richard的男孩子亦不少,可是沒有一個符合以上條件。因此,筆者的少女幻想亦因此而幻滅。可悲也!
不過,筆者仍對名叫Richard的人心存好感,往往對名叫Richard的人總會客氣一點。雖然曾經給數位名叫Richard的男人激怒過,可是總會在迅息間回復正常。筆者滿以為「Richard效應」已經在Busy Bird腦中消失,可是近日發現原來此效應仍然有效。近日曾發生過類似個案,筆者在工作期間被一名叫Richard的人士激怒,更讓力保文靜形象的筆者在工作間罵起來。可是,筆者對他怒氣在短短三十秒內消失,更可以在充滿火藥味電話對話後,發了一個充滿關心及同情對方工作情況的電郵。相信Richard Gere也估不到他的魅力可以如此巨大吧!
現在,Richard Gere仍是筆者頭三位最欣賞的男影星。(另外二位,稍後再公佈!)雖然他近年頭髮已斑白,但是對於一個年近六十的男人來說,他仍具相當魅力。朋友E曾說筆者總是喜歡年紀大的男人,對同年的男生總是看不上眼。也許,如中學時的班主任劉老師所言,筆者思想實在太複雜,將來走的路必定被其他女孩子寂寞。
大學時,開始漸漸喜歡上Julia Roberts。Julia再不是一個花瓶,而是一個懂得演戲的女人。由笑中帶淚的My Best Friend's Wedding,害怕結婚的Maggie (Runway Bride) ,堅強現代女性形象的Erin Brockovich 等,筆者開始欣賞Julia清亮的眼神。近年來,荷里活的女影星很難再找到如Julia一樣形格的女人,亦是筆者多年來欣賞Julia的地方。
說回電影,筆者每次看此電影時都有不同的體會。中學時,總覺得Vivian (Julia在電影中的名稱)是被幸運女神選中的女孩子,在現實生活上根本是沒有可能找到的。Edward(Richard在電影中的名字)是世上不可能存在的男人,平凡家庭出身的男人都不可容忍自己的枕邊人是一個以賣肉為生的女人,更可況是富有之人。大學時,開始體會人情,更開始喜歡Vivian對工作及愛情的執著,亦明白為何她總不肯給恩客一個吻。吻,對她來說,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承諾,對自己所愛的人的承諾。
現在,重看電影,體會是愛一個人的堅持。當你找到心中所愛,就算他/她有如此不堪的背景,讓人不安的過去,你都會一一接受。也許,這就是愛一個人的魔力。
數年後,如果你再問筆者,可能又是另一種體會;這亦是一齣好電影的威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