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0, 2008

中文教學=英文水平下降?

英國總領事離開香港前,在眾記者面前掉下一句話: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很差,普通話水平又不大理想,很難想像可以與世界接軌。跟著,中大調查發現中文中學學生入讀大學的機會率比英文中學的差,反映母語教學政策的失敗。

似乎坊間已將英文水平下降與母語教學劃上等號,註定母語教學政策的失敗。看見專欄作家林燕妮的反擊,說母語教學並不是英文水平下降的原因,只是成年人沒有把握年青人的學習步伐,作出錯誤的決定而已。

筆者是母語教學下的製成品,絕對明白外界人士的誤解之處。小妹中學時英語課堂節數是每星期十三堂,課餘又有不少的英文課外活動,完全不覺得自已學習英文的機會比英文中學的學生少。當然,我們對認識生字的能力會較弱。可是,在日常生活上,有幾多人會用到學術名詞。

香港英文水平有沒有下降?答案是肯定的。隨著電腦發達,年青人往往已建立出一套網絡語言,甚至所謂火星文。這是一種沒有文法,沒有語文規律的語言模式。年青人每天就是打著一系列的火星文,又如何提高英文水平?

中文中學學生的入讀大學機會較少亦可以理解。成績較好,資質較好的學生,往往會入讀所謂的名校,而當中大部分都是英文中學。按能力比例計算,英文中學學生入大學比率必定較高。雖然調查說已經將個別學生能力剔除,但是又怎可以用大學學歷來評定一個人的語文水平。

成年人是否應問問學生們,他們的取向會較恰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