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0, 2008

以心建設的工作

作為享受五天工作的筆者,一直視星期六上班是一件苦差。雖然員工手冊訂明,如上司許可,可以申請補假。可是,這條例如同虛設。除了junior staff外,從來沒有同事往上司說申請補假。如真的申請,都必是開夜差至深夜,還要連續數天,甚至數星期,才會有如此「特別待遇」。

今早,機構舉辦一個被筆者形容為「非一般奇怪聚會」,聚集了一群在慈善機構工作的籌款及對外事務的人員,渡過了一個「吹下水、吐苦水」的聚會。整個聚會,沒有主題,目的是大家聚集一起,相談大家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可能,小妹發出電郵的「誤導」,又或是大家都希望有一個吐苦水的機會,在短短數天時間,聚集了差不多四十人出席。

出席人士的背景大有不同,總括來說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具相當經驗的籌款人,他們參與的目的是收集情報,期望可以從是次聚會拿走一些東西。可是,在沒有特設目的聚會情況下,他們亦是最失望的一群。會後,他們與老闆說,期望下次可以定下特定題目。筆者深信,他們下一次必定會消失。

第二類是被上司指派來聽的人士,他們參與的目的是take notes。講者說什麼,就寫什麼,然後回辦公室向上司匯報。看見他們的行為,想起中學時已退休的數學科連老師的一段話。那時,所有同學為了應付會考,老師說什麼就寫什麼,恐怕不抄下來便會錯失奪標機會一樣。突然,連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字:盲目服從。然後,她狼狼地拋下粉筆,走向所有同學桌前,收起那些寫了此四字的同學筆記。仍然記得她說的一句話:抄是沒有錯,但是必須知道為什麼抄這些東西。為了別人而抄寫,與同機械人一樣,浪費時間,浪費青春,我寧願你走堂更好。

第三類是從事這行業數年的人士,他們在工作上遇上不少困難,可是上司及機構對他們的支援不足,往往因遇上困難而感到煩惱。雖然他們年輕,但是從他們眼中看見一團火,一團期望為機構籌得更多資源的火。閒談間,知道大部分都是沒有公關經驗,對於如何與陌生人打開話匣都感到困難,或是「一開口就得罪人」的一群。他們不是行內精英,但是他們是拿了一夥心來工作,為自己的理想及目標出發。這就是從事以非賺錢為目的行業所必須具有的條件。

正如朋友Vincent所言:沒有heart的,就不要做charity,因為你會很快會感到沮喪。沒錯,很多時候,縱使已經盡力去做,都未必得到預期的結果;若已達到預計的結果,都不代表其他人會認同你的工作表現。就是這個奇怪的heart,讓一些固執的人繼續工作下去。

筆者就是其中的一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