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08, 2009

「唉」聲下過日子

最近,友儕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說話,就是「唉」。有人害怕將會面臨/已經失業而發出「唉」聲,有人因匯豐股價大跌失去了一半身家而發出「唉」聲,有人因市道差了而被公司迫令加工作quota而發出「唉」聲。

筆者不是政府高官,不知道他們心內盤算什麼。只知道,市道及人心都「唉」聲四處。雖然筆者工作單位正準備做一些為全港市民打氣行動,但是真的可以減少「唉」聲四處的情況嗎?

事實上,自03年沙士事件後,香港不見得曾有過好日子。股市雖曾為不少港人過了一至兩年「好日子」,但是這只是表面風光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繁榮。

究竟我們社會缺乏些什麼?香港實太依賴金融業,而沒有實業的發展。試想想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最繁榮的時間,工業發達,可算是「人人有工開」的日子。可是,自從金融業成為香港核心經濟來源,工業全北移至國內,熱錢流入是多了,但卻不是真正的繁榮。同樣地,內地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工業帶動城市發展,讓不少內地城市富起來。雖然城市富起來之後帶來是其他社會問題,但是卻真的改變了生活模式。

不知道「唉」聲下的日子何時結束,只好珍惜眼前已經擁有的東西,努力地追求自我理想,減少發出「唉」聲。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你的文章越寫越好呢!我認為你應該向蘋果投稿,現在你的工作崗位簡直就是大才小用!

Busy Bird said...

Thanks! 仍未有信心,再寫多一陣子才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