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一份讓知識分子發出驚嘆號的policy address

病假在家,剛巧碰上特首最新policy address。曾經對政府施政抱有理想,至現在對政府施政搖頭嘆息,當然不會錯過一年一度的盛事。聽畢特首的最新傑作,不感說句:這是一份讓知識分子發出驚嘆號的施政報告。

本年,特首集中處理經濟民生問題,將糾纏多年的政制問題放於牆角,讓一眾曾經讀過公政人感到困窘。也許,他認為只要曾經在零七年向中央提出選舉特首時間表已經足夠。也許,他仍然認為香港人對普選認識仍然是港英時代的被動角色。可是,當我們看見三位激進的議員在議會擲蕉撥水,但仍可於選舉中高票當選。他及他的一眾幕僚應該明白港人已不在幼稚,他們寧願找一群反對派擲自己的腳,也不願找一群唯唯諾諾的建制派代表自己在議會發聲。可以肯定是,他想將問題拖延多一會,讓下一位幸運者處理。

雖然集中談經濟民生,但是提出發展六大產業及活化中環及舊廠廈的創新概念。筆者贊成香港必須發展創新產業,而面對世界各地的競爭。可是,港府提出發展六大產業是否真的有助香港經濟發展?是否我們可以六大產業養七百萬人?對於以上種種問題,不是筆者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一眾拿十數萬官員要深思的問題。

活化優化是發展局最新的政治用語。筆者贊成將舊東西變成對現代發展有幫助的方法,亦贊成優化缺乏經濟生產力的東西變成創新行業的起步點。可是,活化中環似乎變成興建甲級寫字樓及高級酒店的一種最新理由,恐怕將會變成數碼港的翻版。優化舊廠廈困難更多,如何說服零散業主交出業權作大規模發展,如何說服大業主牽頭作出翻新的工程,如何協調官僚架構處理有關屋宇、消防及民政等繁複問題,似乎仍是官員要想清楚的公政問題。

讓知識分子發出驚嘆號是一句特首說話:收入低於綜援的人士才是貧窮。莫非一群高官認為綜援真的可以讓一群基層人士離開貧窮?當看見一些領綜援的長者,為了省下一分錢而吃將壞掉的菜;當看見一些領綜援的兒童,為未能參加一次五十元旅遊活動而被其他排斥,綜援似乎而不是基層人士的安全網。還有,面對七萬元一尺的樓價,他竟然化身成地產經紀,遊說大家於邊緣地區買樓,特首的角危扭曲了。作為一位曾經對政府充滿理想的人來說,只可發出無數驚嘆號。

也許,我們要為自己打拼,不要幻想政府會為我們提供什麼好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