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08, 2007

教院風波

本地大專院校又再起爭端,今次的場景是香港教育學院。先由校長莫禮時不獲續約開始,再揭發教院董事局期望中大與教院合併,使教院變成中文支部;繼而教院副院長向傳媒公開教統局官員施壓要求教院解僱4名教員及要求學者不要寫有關教師壓力的文章,以免傳媒報導老師工作的負面新聞等。

從事件發展看來,茅頭直指政府有意限制學術自由的言論。筆者並不是教育工作者,不過卻認識不少為人師表的朋友。他們的言談間,總是投訴教統局對教師提出的無理要求。例如教統局官員會定期往學校視學,他們大部分並未從事前線教育工作,卻對教師的教學提出重重意見。朋友Anna曾向教統局直言你不是前線教育工作者,你的判斷是踐踏老師的專業,是不相信教師在學院訓練的理論。

筆者認為這事件正正反應了香港公共行政上的弱點,以外行人管理內行人的說法。香港自殖民地統治開始,政府大力培訓精英,他們接受是全人訓練,用意是無論官員調撥至任何工作崗位,都不需要很多時間適應。同時,公務員(尤其是政務官)每約兩年需轉調部門,以防貪污事件發生。因此,許多專業部門如教統局、社署、工務局等,大部分的高級官員都非受該專業訓練的人士,所以他們的觀點往往只會以行政管理角度出發,形成不少問題。教統局從來都是一個複雜部門,知識分子從來就是最難纏的人士,教師從來就是最固執的行業,問題就越來越大。

事件發展將會是特區政府一個重大的考驗,亦是對公共行政有興趣的筆者一項重要參考資料。


------------------------
羅太被指干預學者撰文羅范椒芬:不太記得 沒有印象

【明報專訊】教育學院風波「火勢」蔓延,牽連愈來愈廣。教育學院副校長陸鴻基日前公開指教統局官員施壓要教院解僱4名撰文批評教統局的教員後,昨日表明該官員並非局長李國章,並不點名地將矛頭指向另一名「高官」。陸鴻基又點名指教統局前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曾要求學者不要寫有關教師壓力的文章,羅太昨日回應有關指控時則說,「沒有印象曾經說過有關言論」,並認為對方「應小心說話」。

教統局長李國章昨日則反駁一切指控,點名狠批陸鴻基連日的言論令他蒙上不白之冤,損害他的聲譽。

陸鴻基指施壓炒人者非李國章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一討論「教院風波」。陸鴻基繼撰寫「萬言書」批評教統局官員干預教院學術自由後,昨日再公開指斥有「高官」至少5至6次致電莫禮時要求「炒」(辭退)4名同事,但表明該高官並非李國章。

不過,他另外卻點名指已調任廉政專員的羅范椒芬,於2005年6月16日邀約教院、中大、浸大及港大等師訓院校代表會面。他指羅太在會上對他說﹕「教師工作壓力的問題是你們同事寫文章造成。你們可否回去叫同事不要再寫這樣的文章?」陸鴻基當時回應﹕「很多同工不會同意你的看法。」

陸鴻基又表示,曾向教統局爭取放寬招標課程條款,但另一教院副校長向他反映,曾因事件遭教統局官員恐嚇﹕「再爭拗就把你整所學校列上黑名單。」他認為李國章身為局長應為事件負責,他並考慮向特首曾蔭權投訴。他說﹕「一切言論本着良心、紀錄,絕無說謊。」

羅范椒芬昨日則表示,從未與陸鴻基單獨食飯及通電話,羅太說﹕「不太記得多年前的事,亦沒印象曾經說過有關言論。」她又說﹕「他(陸鴻基)應小心說話。」她其後補充,意思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言論要負責任,無其他含意。她又指作為廉政專員不宜評論事件。

李國章昨日於立法會主動回應教院事件時說﹕「我完全否認這些指控……很多人說話不負責任,拍拍屁股便走,令滿城風雨。」他說指控非常嚴重,有證據便應調查。他其後透過發言人點名指陸鴻基的言論令公眾持續被誤導,對他的聲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又指陸鴻基拒絕說明言論與李國章無關,將責任歸咎為新聞界臆測,對此感極度遺憾。
教院風波愈演愈烈,在教院內引起不少揣測,有人懷疑自己被列在「黑名單」上,多名教員也稱親身或有同事曾被施壓。教院協理副校長林淑華稱,近幾年一直有同事反映受到教統局的壓力,涉及發表言論及文章,教院上下對於學術自主遭干預覺得相當反感。

另外,教院前講師、現任兆基創意書院校長葉建源透露,半年前於教院內部傾談間得悉教統局要求校方解僱他,原因是他批評教統局遲遲未推行小班。

教院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副主任龐憶華表示,發表批評《校本條例》言論後,教統局發電郵要求其主管檢視他任教的課程及應否由他任教,之後他遭撤換。

體藝學系副教授黎明海坦言,04年2月曾公開批評新高中的藝術科被邊緣化,之後學系資源上遭施壓,他說﹕「如果(被炒)4人中有我,一點也不出奇。」

教統局消息人士解釋,龐憶華任教的課程由教統局撥款,局方要求教院定期檢視課程內容及導師質素屬慣常做法,亦未有要求撤換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