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03, 2007

香港藝術初體驗

拍檔BB定下以香港藝術為短片製作的題目,開始就此題目作資料搜集的工作。從網上搜尋到圖書館翻看史料,發現香港藝術從來就定為一種「小眾文化」。無論是舞台藝術、視覺藝術、還是表演藝術,往往被定位為知識分子、中上層階級人士的玩意。雖然有不少當代的藝術工作者,嘗試將藝術融入生活內,讓藝術平民化,讓更多人明白藝術的意義。可是,果效並非預期的理想。

政府近年大力宣傳要年青人發揮創意。什麼創意工業、創意學習、創意生活等名辭已融入教育課程內。可是,看看本地老師的反應,大部分表示創意只是課程的一部分,創意沒有評分標準,怎樣評定學生的創意?老師是灌輸創意的守關人,學生往往從他們身上理解發揮創意的重要。可是,老師們每天面對沉重的工作,還有課後檢討,應付教統局官員課堂探訪,舉辦聯繫家長會的活動等,他們又怎可能有時間說創意?另一方面,家長往往是學生發揮創意的絆腳石。當學生努力地作畫時,爸媽總會說一句:「阿仔,做畫家無出色的。讀好的英文,才可找到一份好工作。」當學生廢寢忘餐地練習鋼琴,希望能彈好莫札特的歌譜,爸媽卻會說:「阿女,彈好一點,那麼你上Band 1中學的機會又跨進一步。」

為何大家不可將藝術等同生活的一部分,而將之量化為個人資本的一個鑄鎷?

還記得曾看過一段訪問年青鋼琴表演者李雲迪的訪問。筆者最深刻印象不是精湛的表演,而是他的父親說的一席話。他說家庭環境並不富裕,但是他堅持給兒子一個機會,一個發揮兒子所長的機會。縱然學習鋼琴是非常昂貴的課外活動,他們都堅持給兒子學習下去。他們從不期望兒子成為著名鋼琴家,只是希望給兒子一個夢,一個成為鋼琴表演者的夢。

許多香港人常常埋怨為何自己的事業發展機會總是比不上內地人。筆者漸漸發覺,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是香港人缺乏夢想!不愛造夢的人如何發揮創意,不愛造夢的人如何實踐夢想呢?

也許,都市香港人,是時候造一個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