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7, 2007

菲林照相機




















老朋友C回港,原計劃用陳舊的照相機(筆者必須用「陳舊」這個形容詞才可形容那部照相機。這是一部仍然用菲林才可照相的照相機,筆者用了已經十多年,但是功能依然強勁。不過,相信對於追求生活時尚的香港人,已經忘記了菲林照相機。),與多年好友拍照留念。打開抽屜,才發現原來仍未沖哂數月前的菲林, 滿以為仍有菲林拍照。可是,當放入電池後,便聽到菲林回卷的聲音,唯有請朋友拍照後將相片電郵給我了。:)

拿著菲林往沖哂店,心中期望可以沖哂出照片。這卷菲林是筆者懂得用照相機後用得最久菲林,內含去年暑假與朋友A往澳門小遊的相片,朋友A去年十月結婚的相片,與老同學J聖誕節於商場大型聖誕樹前拍攝的相片及數月前往藝術空間拍攝video assignment的照片。朋友A戲言十分佩服筆者的「創舉」,她都已結婚超過半年,竟然仍未沖哂與她那次人生最後一次單身外遊的相片。筆者反言如不是我們的老朋友C從加國回來,可能此批相片將有可能在數年後才出現。:)

拿著沖哂出來的照片,質素真的不俗,完全沒有變異。週日趁有點空閒時間,回校將所有照片用scanner變成電腦檔,存在電腦內以便與朋友分享。

上述四張是在數月前在藝術空間拍攝的照片,是一位名Lawerence Weirer的當代藝術家的裝置藝術作品展中的展品。老朋友C是藝術系的畢業生,一看便知道藝術展覽的一角。朋友A說放這些水泡在地下有什麼意思,老朋友C說這是藝術表現的技巧。筆者對藝術可以說是一名門外漢,不過在訪問的過程內,感受到藝術家的執著及堅持。他們用不同方式將自己的藝術作品繒畫在人前,目的是希望得到公眾的認同。當然,香港不是藝術之都,懂得欣賞Fine Arts的人不多,可是他們仍在不同層面上努力,讓公眾知道他們的存在。

老朋友C說從來沒有人欣賞讀藝術的學生,就算是在外國,藝術系總是給人只有富家子弟才會入讀的學科。她是出身富有家庭,亦曾試過給親朋說「讀藝術等於乞食」、「畢業後找過有錢老公嫁掉」的理論而難過。

也許,藝術家的執著及堅持便是來自平凡人的白眼,讓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我們的世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