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07

活在30

面對案頭的功課及想像著明天工作桌上的文件,腦內充滿慨嘆。究竟煩忙的生活何時才會完結,還是筆者仍會在煩忙的生活圈中徘徊?心血來潮,打開電腦,無意地在網海找到一個網認,談及活在三十的無奈,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們的30年代

這是我在今期《U Magazine》與組員阿駒合作的專題。鄰座同事C看後不禁詫異:「吓?方東昇30歲咋?仲以為佢30幾歲添!」我們沒有訪問方東昇(無線不准旗下記者接受採訪),他是專題內提及的30世代名人名單之一。是次真正受訪的,不乏背景特別又有新鮮感,包括梁家傑選舉經理黃明樂、黎姿弟弟黎嬰、Roundtable林輝等,探討30世代的前景,是否如主流論述般灰暗。

答案是,各走各路,相比嬰兒潮一代容易平步青雲,30世代往上爬的速度相對慢了,甚至要走第三條路。

享受過 good old days的嬰兒潮,無法想像的30世代劣勢,比比皆是。例如從前讀醫是天之驕子,畢業後一定獲醫院培訓,做專科醫生,財源滾滾。又怎會想到他們的下一代,竟然因為醫管局空缺少,醫院培訓此路不通,無法考專科試,醫生鐵飯碗碎了一地。

31歲的黎嬰也面對這難題,曾覺學醫多年也懷才不遇,他結果選擇第3條路:到英國唸皮膚學碩士,回港開診所,專攻醫學美容,雖無專科資格,卻創造了新的發展機會。至於黃明樂,認識多年了,惜各有各忙,多得這次訪問趁機聚首。打從心底佩服她放棄政務官高薪厚職的勇氣。她善良聰慧而正直,前途無可限量。

我也是30世代,採訪期間,百感交集。讀着從統計處取得,由96年至06年第3季,關於30至34歲人口組別的數據,再按計算機計計數,不無唏噓:
1) 幾乎每兩個30世代,1個單身。(已婚:27.51萬人,未婚:22.57萬,離婚分居或喪偶:11.1萬)

2)離婚率比10年前上升42%,由96年的7300人,升至去年的1.04萬人

3)30世代學歷高薪金少。擁有大學學位的人數,比10年前增加93%,幾乎一倍。由96年的7.36萬人,升至06年第3季的14.69萬人雖然高學歷的人多了,但入息中位數並無大幅變動,過去5年甚至停滯不前,維持在1.1萬元水平月入1萬元以上的人數逐年下降(96年:32.87萬人,06年第3季:29.26萬人)月入3萬以上的高收入人數大跌,由01年的6.47萬,大跌至06年第3季的4.71萬,比10年前的4.88萬人還要少。

收入沒有隨學歷增加,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高級講師葉兆輝直指,這是香港經濟轉型,入息向下調的反映。他發現,從前大學碩士的主力,是廿多歲初出茅蘆那一群,現在卻是30世代。

我最印象深刻,是他這一句:「可能他們發現若不提升自己,便無法晉升,但社會是否有咁多機會給他們呢?」

始終相信採訪這個專題,是有意思的,但我對着葉教授這一句,至今也不懂回應。還是要阿Q地,用1萬1千元這個收入中位數,鼓勵一下?唏,30世代只要你月入多過1.1萬,都叫做過得去,唔駛愁呀。 :-(

文自:http://florencelai.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74614

筆者同時活在30關口的人士,相信發表上述文章的網主亦是同路人。活在30的我們,可能是都市中最無奈的一群。也許,我們出生於一個繁榮的香港,從沒有經過任何風浪,導致今天的局面。中學年少時,正是香港最繁榮的日子,普遍市民過著不錯的生活。年少時,父母總說:「女兒,我們少時家貧無錢,你現在有機會就要讀多點書,才可以有出頭的一天。」我們一群小伙子,就是為了出人頭地,不斷地努力讀書,為求在書中找到黃金屋。

原以為可以在讀飽詩書後出人頭地的小伙子,遇上金融風暴,與世紀絕症沙士碰上,我們的二十年代就在一遍混亂下渡過。

活到三十,理應是最有理想及活力的一群。可是,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面對來自國內三十人的競爭,又再次走入一個混亂的胡同,在不停地找尋方向。

完全同意港大教授的一番話。筆者正是努力地考取功名的一群,碩士課程並不如想像中難過,可是對於已經面對案頭無數工作待處理的三十人,進修是「自找麻煩」之舉。友儕間無一不是走在進修道路,目的不是為求知識,而是為保飯碗,這是三十人的無奈。

結婚在三十人來說可以說重要的活動。許多三十人已經或準備踏上結婚專線,同時亦有不少三十人(如筆者)仍不願上此列車。沒有合意對象是其一重要原因,最重要是完全沒有時間去培養一段感情。試想想一個每天工作至八時的上班族,回到家中已經是九時,吃過晚飯後打開電腦工作或是寫進修論文,工作完畢後都已深夜十二時,哪裡再有時間去找異性卿卿我我。幸運的三十人,找到一個合意的對象,連串可怕的問題便會出現。三十女性,急於結婚,渴望在三十關口趕上結婚列車。可是,男朋友又無樓又無車,收入每月萬餘元,二人合共可用金錢不多於三萬元,積蓄全花掉在婚宴上,何來再有餘錢買樓居住。如需與翁姑同住,婆媳關係是天下最難解的問題,與非無可奈何,是絕對不可以發生的事情。三十男性,渴望結婚,趕上列車及當爸爸。可是女朋友要求有樓有車,何來五六十萬現金在手滿足愛人要求。婚宴及蜜月旅行,已將全部身家送上,怎樣面對以後的生活。總總問題,讓不少男女對踏上結婚專車而卻步。

結了婚,不代表會永遠幸福。北方佳麗成千上萬,個個溫柔可愛,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對象。反之,家中的港女,為工作拚命,為賺錢變成強人,完全沒有時間再做回昔日可愛動人的可人兒。男人是易心動的動物,外來的刺激容易導致出軌行為,離婚數字上升不足為期。

活在30,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不過,根據上述統計,月入超過萬一的筆者,不應該埋怨什麼,因為我不是最無奈的一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