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03, 2007

投機可以成為終生職業嗎

香港人力資源學會最新調查所得,明年僱主的加薪幅度將於4.6%水平。某些熱門而缺乏人的行業,如酒店旅遊、金融及會計行業,為了挽留人才,甚至可以達到10%的加幅。對於在慈善機構工作的筆者,似乎只有嘆一聲「如我何干」。經濟好景時,公營機構員工往往處於under pay的情況。相反,經濟蕭條時,公營機構成為鐵飯碗,不需面對裁員的危機。也許,這是公營機構工作的一大好處吧!

學會更稱由於金融市道暢旺,部分年青員工寧辭去工作,專心作投機炒股的工作。學會主席慨嘆地說曾經與一名年青有為的員工作離職面談,問問他的去向。換來的答案是年青人不想再花時間去工作,希望利用最短時間賺到最多的金錢,提早退休至上。

筆者不敢呆了一下,從沒有想過投機是一份終生職業。從沒有想過在填報表格時,職業一欄填上「炒股專業人員」的情景。身邊朋友大部分都已加入投機炒賣活動,正如其中一個朋友說,工作只可以維持生活基本開支,發達便要靠股票市場!

筆者不是反對投機活動,只要你有餘錢,投機絕對是一種促進大腦運動的活動。可是,如果利用投機活動代替工作,就真的萬萬不能。投機涉及風欠,作為散戶的投機人士,往往是金融危機中的犧牲品。投機人士可能於一息間成為億萬富豪,亦可能於一息間成為負債人士。何必為了一時的快樂而面對如此巨大的風險。

工作就是工作,絕不可能以投機作為終生職業。當然,如果你是從事金融行業,工作是幫助客戶作投資/投機分析,則另作別論。因為,你是運用自己的眼光及知識,幫助客人賺錢,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一份投機的活動。

偶然記起股壇六叔說過的一番話:當你看見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及學生們都紛紛炒金炒股時,你是時候離開投機市場,因為,一場金融風波將會出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