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4, 2009

在偽善的浪潮中暢泳

從Facebook看到一則post,來自近期開始留意的女作家:王迪詩,一位年青女律師,從社會人士眼中的精英觀點出發,看看我們社會的怪現象。今次,借用了王小姐網誌的題目:在偽善的浪潮中暢泳,作為是次網誌的標題。

正生書院爭取在梅窩建立校舍,梅窩居民群起反對,甚至嚷言要阻止興建,理由是:我們孩子都需要學校。那麼,這群曾經返錯的學生,莫非一世都不可以重回社會,永遠只可被隔離在島上,不可以走出來面向群眾?

少男少女在校索K,政府要決定強行驗毒,曾吸毒青年並浪子回頭的人士嚷言:驗出又如何,會有人跟進他們嗎?

少女愛上援交,為了一個名牌手袋,與十數名叔叔伯伯睡一晚;為了得到更多金錢,將自己放上網上拍賣,讓數以萬計的男人以點擊看清身體。問她們:你們知道自己錯嗎?換來是:這是我們人生自由。

當我們不停想辦法當一位好人,結果往往讓人出人意表。正生書院在政府將青少年濫藥提升至公眾利益時,要求搬往較大校舍,絕對是聰明之舉。(比一些常常坐於辦公室,每月拿十數萬工資的資助機構高層,不停說資源不足夠來得聰明及果斷。)政府不會反對,甚至可以為曾先生偏低民望拿回一點分數。

可是,就像當年美孚新邨興建愛滋病人檢驗中心一樣,居民反對是可以理解。政府想為一群曾經吸毒青年找來安身之所,卻用錯力度,扣起了多年不太重視偏遠地區教育、社會福利、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問題。可以預見,此案件最終如當年美孚結局一樣:順利興建校舍。理由...遲些開估!

青少年愛上索K,政府欲強行於校內驗毒。政府已認為只要驗出校內有多少人吸毒,他們的工作已經完成了。曾有不少成功戒毒的青少年說,你於校內檢驗,只要我不上學,你就沒有辦法處理我們。社工及教育人士嚷言:驗了,得了結果又如何?有人可以幫助他們重回正軌嗎?

少女援交不是新鮮事。從前,我們稱為「魚蛋妹」;現在,只是換了一個較「潮」的名字而已。

他們為何選擇吸毒/援交?同意作者王迪詩所言:他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當成年人不停說吸毒不對,援交不道德之時,成年人可嘗不是每天向道德挑戰,作一些違背道德及良心之事。

政府由香港人組成。香港人絕不是聖人,亦應沒有很多人智者。既然被安排於偽善的社會上生活,就要為自己定下一條底線。不要以為自己作的一切全為弱勢社群,不要再打一個可怕的「善者」招牌來隱惡揚善。




延伸閱讀:http://daisy-lancashire.blogspot.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