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2, 2007

書展

思潮作動,完成了今天的溫習後,決定多寫一個網認自誤一番。(註:朋友說為何筆者那麼多閒情寫網誌,你不是想想說自己很繁忙嗎?答案是:筆者一直都喜歡寫作,沒有寫作的日子是很痛苦的。每天工作間的寫作是官樣文章,非筆者心中所思所想,只可稱之乏味,而沒有趣味。網認可以表達筆者所思所想外,最重要是無須遂人打電話說近況,節省不少時間,貫徹 Busy Bird的宗旨,不作無謂而無效益之事。筆者不再作解釋,請上此網誌看看Busy Bird的近況吧!)

書展是香港一年一度的大事,亦是萬人圍繞會展中心的日子。自第一屆書展開始,筆者便是參觀者,就如宗教狂熱者般,不入場觀看總是心裡有點戚戚然,難奈!可是,今年筆者竟然沒有入書展的一股狂熱,完全沒有入場看書的意慾。朋友們來電,朋友們的短訊及MSN message,總是問筆者今年將入場幾多次,將會花多少金錢在買書上。筆者的答案是:我不去了!

其實自前年開始,筆者已經沒有在書展內花上任何金錢。看上一排排的書架,一堆堆如山的書海,筆者竟然沒有走上前看一看的衝動。多年入場的朋友,總是覺得筆者為何如此沒耐性,如此沒興緻,如此...不快。

也許,心態轉變了,不再有年輕時趁書展「執平貨」的「師奶仔」心態。反之,筆者十分享受獨自逛書店。無論是西洋裝修的Page One及新商務,還是筆者中學時的蒲點「田園書店」(不要見怪,筆者的蒲點非一般女學生愛到之處,稱之一奇。遲些再說說筆者的古怪習慣吧!),或是大學時每星期必到之處「洪葉書店」(喜愛以前的洪葉多一點!後期的洪葉失去了當年對授購高質素文學作品的執著。當筆者發現他竟出售明星美容減肥書後,再不踏上樓去。現在,亦成為歷史吧!),總是喜歡逛一逛。從前,筆者會花逾千元(沒有跨張,筆者真的試過在書店一次過花了千多元買了一大堆書本回家。不過,這是大學時的輕狂行為。現在,已沒有此種決心及勇氣。)購買書本回家。現在,則大多在書店打打書釘,看看書的內容,打發時間或回復不開心的心情。

也許,現在作家出版的書已經提不起筆者的興趣。明星們出版的書籍,只有包裝而沒有內涵;內地作家的書籍大多時簡體字,不是太懂看;本地作家出版的書籍很少,而且在書展購買亦不見得較便宜,何必花時間及精力與其他人擠壓入場,可不在書店內慢慢選購。

不知是否過了追星的年齡,連書展的熱潮也不再有...開始有點...害怕...自己老了。

No comments: